養老個人賬戶是“歷史錯誤”嗎?看看周小川怎么說丨快評

如果通過劃撥國有資本,逐步還清國企改革對社保體系的歷史欠賬,那整個社保體系的面目就不一樣了。改革空間就大了:一是歷史欠賬還清之后,企業費率下降的空間就有了,完全可以降低到8%,既可以降低企業用工成本,還可以讓員工到手的錢更多;二是可以向純個人賬戶模式演進,可以極大激勵個人繳納社保金,為自己與家人未來儲蓄。

責任編輯:辛省志

中國社保系統中最重要的兩個,為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和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分別常簡稱“養老保險”與“醫?!?,兩者都實行“小賬戶、大統籌”。有人故作驚人之語,說個人賬戶是歷史錯誤。鑒于養老保險與醫?;臼峭瑯嫷?,在這里探討一個問題:養老個人賬戶是“歷史錯誤”嗎?前央行行長周小川顯然是不同意的。

2023年2月25日,周小川做了一個關于養老金改革的發言,引發諸多關注。2019年12月,他在重慶有一個演講,主題是“關于養老金改革的幾個問題”。在這里不妨結合這兩個談話分析一下:養老保險為何要設個人賬戶,及其改革演進空間有多大。

1997年,國務院《關于建立統一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決定》,是現行養老保險制度的濫觴;次年,又發文決定設立醫保。這個時間點不難理解,現行養老保險與醫保本身都是為了配合國企改革而出臺的,就像設立股市的初衷是為了給國企融資一樣。這是理解養老保險與醫保諸多問題一把鑰匙。以下只分析養老保險。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优衣库2分25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