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手機會加速全球變暖么?

一個人平均每天查看手機58次,每天點擊手機2617次,用手機工作、社交、學習、娛樂。一臺普通智能手機的綜合運算能力已經超過當初阿波羅登月時NASA所有計算機運算能力的總和,而它的重量只有200g左右。

1991年,芬蘭撥通世界上第一個移動網絡電話,30年過去,移動用戶總數已達到83億,智能手機以每年超10億部的數量銷往全球。

短視頻、直播等流媒體平臺興起,用戶使用兜里的小設備,每分鐘就能產生數億令人眼花繚亂的內容,這背后有數據中心的服務器7*24小時運轉,響應源源不斷的來自世界各地的請求。

然而,移動通信行業無所不在的服務和不斷增長的接入需求,也產生了大量的碳足跡。據統計,電子設備的生產和使用,以及支持設備的數據中心、基站、服務器,約占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的4%。

令人驚訝的手機“碳足跡”

東倫敦大學工程師做過一項有趣的研究,算出賈斯汀·比伯風靡全球的神曲《Despacito》在YouTube超50億的播放量,可產生25萬噸二氧化碳排放。如果明星要對其流量的碳足跡影響負責,比伯需要在美國碳交易市場為這首單曲支付400萬美元。

過去十年間,智能手機的碳影響逐漸加劇。2010~2020,智能手機每年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從17兆噸躍升至125兆噸,增長730%。

英國環境學教授邁克·伯納斯-李綜合考慮智能手機的制造過程,以及手機連接的網絡和數據中心能耗,給出了個人使用手機對碳排放的貢獻:

每天玩手機1小時:每年63公斤二氧化碳當量

每天使用手機2.5小時:每年69公斤二氧化碳當量

每天用手機10小時:每年86公斤二氧化碳當量

但使用智能手機只是相關碳足跡的很小部分,從智能手機的全生命周期來看,生產和制造環節才是其排放大頭。

中國手機廠商的減碳難題

手機中的元器件、主板、芯片等含有金、銀、銅、鈀、鈷等金屬,手機機身含有玻璃、陶瓷、塑料等材料,金屬的開采、原料的制造都屬于碳密集過程。

一般而言,在制造水平相同的情況下,智能手機采用更好的芯片、更耐用的材料,就意味著生產過程的碳排放可能越大。尤其對于手機芯片而言,需要用到大量的半導體設備,經過數千道工序,制程密度越高、越先進,耗能則越多。

中國作為智能手機生產和消費大國,行業減碳的水平將對“3060”目標的推進產生影響。擺在智能手機企業面前的迫切問題是,如何在不斷提升手機使用性能,滿足用戶連接互動需求的情況下,持續降低手機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

目前已經有不少企業開始探索減碳,如減少包裝材料、取消充電頭、推進廢舊手機回收等,但是這些零散的行動對于整個行業難以產生根本的影響。

作為全球智能手機行業的領頭羊,蘋果已實現了生產和運營的碳中和,正在努力推進供應鏈碳中和,由此構建從設計、制造、耐用性和維修到回收的“閉環制造圈”。

而中國智能手機廠商與之相比,起步較晚,暫時不具備“閉環”制造的條件,整個行業的低碳轉型仍處于萌芽階段,存在著行業減碳標準尚未建立、可選擇的新型環保材料有限,供應鏈環節降耗難等問題。

這也是“3060”目標提出兩年來,中國各行各業的領頭企業逐步公布自身的減碳目標和路線圖而智能手機企業仍未公布的原因之一。廠商面臨著成本、性能、減碳等多重壓力,承諾和行動都很慎重。

OPPO的碳中和探索和行動

今年,在西班牙巴薩羅那舉辦的世界移動通信大會(Mobile World Congress,簡稱MWC)上,作為全球領航的科技公司,OPPO發布了《OPPO低碳發展白皮書》,向世界公開了其減碳的思考、目標和路徑。

企業承諾將于2024年,自身運營實現碳達峰;2050年,自身運營實現碳中和。

OPPO承諾2050年實現自身運營碳中和

這一目標的設定,主要是因為OPPO作為一家智能硬件廠商與數字服務型科技企業不同,一頭連接著傳統的實體制造,一頭連接著新型數字服務,在低碳轉型道路上面臨的問題更復雜,挑戰更多。

2022年,OPPO首次針對全球范圍內的溫室氣體排放展開核算工作,覆蓋中國、印度、印度尼西亞、孟加拉國及土耳其等國家的11個工廠/倉庫、21處辦公樓宇以及9個數據中心,掌握了企業運營所涉及范圍一和范圍二的排放,2021年排放量為299,279.23噸。其中,全球工廠碳排放量占比達到62%,數據中心排放量占比32%左右,辦公樓宇占比僅為6.1%。

OPPO 自身運營碳足跡分布情況

在組織層面,OPPO搭建了公司層面的低碳管理組織架構,從五大業務領域、16個減碳場景來強化管理機制建設,明確各個業務板塊的目標和職責。

在具體實施路徑上,OPPO圍繞從生產到產品、從硬件到軟件、從供應鏈到全行業,共同發力,推動自身及行業低碳轉型。生產和產品是其減碳的重點行動領域。

生產環節:改造與建設并行

既然主要碳排放都在工廠,那生產設備改造和工藝優化就是必須。自2020年開始,OPPO針對工廠范圍內的重點用能設備開展了一系列節能技改工作,并將減碳任務下達到生產板塊不同的負責部門,通過設備改造、工藝創新與自動化等來減少生產環節的碳排放。以高耗電的切角機為例,通過自動化可以減少高達54%的耗電量。

OPPO還在東莞濱海灣打造首個碳中和園區,公司從建筑設計到能源利用、從運維到技術創新,設計全鏈路減碳方案。數據中心園區,采用高效UPS、中溫冷水系統、磁懸浮冷機、板換、雨水回收至冷卻塔、外墻保溫隔濕等措施,同時推動基礎設施和業務聯動創新,積極研發和部署液冷服務器、光存儲、GPU集群等新技術,最終實現PUE(數據中心總能耗/IT設備能耗)1.27(液冷單元PUE僅為1.15)。

OPPO智能云(大灣區)數據中心部署浸沒液冷GPU集群

OPPO智能云(大灣區)數據中心已獲得業界權威的Uptime TIER III 等級認證。而整個濱海灣園區投入運營后,每年將為園區節省運維費用及能源費用約1.45億元,年減少碳排放18萬噸CO2e。

產品環節:性能和包裝優化

如果智能設備制造會增加碳足跡,那讓一臺手機在它性能的“黃金期”待得久一點、“退役”得晚一點也有助于減少碳排放。

為提升產品使用效率,OPPO采用新的電池健康引擎技術使電池更加耐用,最高達到循環充放1600次后電池仍能保持80%的剩余容量,大大提升了電池的使用壽命。

此外,OPPO采用結構模塊化設計,更便于產品維修和更換零部件,同時提供免費的系統和軟件升級服務,延長產品的使用壽命,間接減少產品生命周期的碳足跡。

“退役”手機還可以在別處發揮價值。OPPO建立了產品回收體系,開展以舊換新業務,推動舊手機的回收和再利用。在歐盟等地區,OPPO提供資金支撐當地回收體系的運行,并與專業的第三方回收公司進行合作。2022年,OPPO國內市場的手機回收量達到130萬臺,回收產品重量達240噸。

在綠色包裝方面,2022年,從歐洲市場開始,手機產品的包裝材料中幾乎去除了所有塑料,實現包裝材料100%可生物降解,同時使用了約45%的再生纖維,這些纖維的原材料來自于廢紙或甘蔗廢渣。同時,將包裝印刷中使用的石油基油墨替換為植物油墨,進一步減少了對環境的污染和破壞。

上下游碳排放管理:摸著石頭過河

OPPO在白皮書中沒有公布范圍三(一般指由供應商、上下游運輸及產品使用產生的碳排放)的減排目標??梢钥闯?,供應鏈環節的減碳仍是OPPO實現全生命周期碳中和的重大挑戰。

整個價值鏈的溫室氣體核算體系范圍和排放概述( 來源:GHG Protocol)

OPPO范圍三核算工作進展

在白皮書中,OPPO提及,完成了對68款典型手機產品的碳足跡評價工作,發現產品70%以上的溫室氣體排放來自于原材料獲取與供應環節,供應鏈減排是智能手機全生命周期減排的重中之重。

OPPO正利用云技術構建碳排放管理平臺,形成常態化碳排放數據核算、統計與報告機制,并通過智能分析、動態監控,輔助業務單元做出減碳決策,實現精準監控、量化考核、科學減排。

該平臺未來也將用于供應鏈減排,逐步形成供應商碳管理平臺和產品碳足跡管理平臺,以期最終實現供應鏈、自身、產品三個維度排放數據的規范化、精準化、高效化管理。

目前,OPPO計劃針對范圍三進行碳盤查,掌握外購商品和服務、上下游運輸和配送、售出產品的最終處理的相關排放數據,下階段將推進供應商開展減排行動。

從白皮書可以看出OPPO對減碳的審慎態度和統籌規劃。在產品生產中積極轉向可再生能源,在產品設計中努力提升產品性能、研發新型環保材料,這也是智能手機行業實現碳中和的有效途徑。

OPPO承諾不晚于2050年實現自身運營碳中和,屆時智能制造及相關行業的碳排放占比將超過全球碳足跡的10%。

沒有時間可以浪費了。更多領頭企業需要拿出更主動的態度,帶動行業上下游,共同應對氣候變化,實現自身的轉型和蛻變。

OPPO首席執行官陳明永在序言中說,碳中和目標的實現,需要決心,也需要耐心。對的路,不怕遠,OPPO承諾會像堅定投入科技研發一樣,咬定青山,為碳中和進程貢獻力量。

期待企業的更多探索成果。

網絡編輯:kuangyx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优衣库2分25在线